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报国务院审批

2008-07-09

  今后的十几年中,深圳的城市定位是什么?深圳又将如何发展呢?在7月3日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简称“《总规》”)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未来的深圳将是一个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一个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一个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据悉,此次《总规》被作为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的第一议题进行讨论审查并原则通过,下一步将按照法定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 
  市规划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次《总规》中所定位的城市性质做出详细的解读。所谓“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就是指深圳在改革开放中勇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并继续发挥特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深圳在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此次提出的“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则强调深圳在珠三角地区的综合地位,即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要发挥关键的作用和先行、先试和先导的特殊功能。而对于各方人士都非常关注的深港关系,在《总规》 中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一个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据介绍,将另一个城市纳入与其共同发展的提法,在国内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描述中尚属首 例。这也是向过去提出的“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又迈出了更加实质性、具体化的一步,体现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方向和路径,并把深港合作提升到一个国家战略的层面。 
  深圳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据悉,深圳将在未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为深港国际大都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公交优先的原则下,以空港、海港、铁路场站、公路场站和各类口岸等为依托,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建立面向全球、辐射华南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打通城市 间脉搏,推进深圳在区域合作中的先导作用,在深圳与全球市场和经济腹地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国家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
  利用我国铁路高速化的有利契机,深圳计划建成为中国重要的国家级铁路枢纽,全面提高铁路交通辐射能力。广深港客运专线是国家铁路京广深(港)客 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新深圳站段已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新深圳站-福田站段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香港段正在开展初步设计。
  厦深铁路及西沿线的建设将极大地增强深圳与粤东沿海、闽东南及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联系。据了解,厦深铁路深圳段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西沿线已经完成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城际轨道方面,深圳拟建穗莞深城际线,主要承担深圳西部地区至东莞、广州的客运交通,是深圳西部发展轴的重要依托。拟建深莞城际线主要承担深圳 中部地区至东莞的客运交通,是深圳中部发展轴的重要依托。目前,这两条城际线分别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和交通详细规划工作。拟建深惠城际线主要承担深圳东 部地区至惠州的客运交通,是深圳东部发展轴的重要依托。深惠城际线作为远期预留线路,计划2020年以后建设。
  完善对外公路通道网络
  为了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多边合作和规划衔接,深圳将规划建立与海空港、铁路和口岸枢纽等紧密衔接的公路枢纽场站体系,强化深圳国家公路 主枢纽地位,新建沿江高速公路、东部通道、盐坝高速公路C段及机荷高速公路跨珠江通道,与已建成的广深高速、机荷高速、梅观高速、盐排高速、盐坝高速A、 B段共同形成“两横五纵”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
  同时,规划中提出整合现有场站资源,健全公路枢纽场站系统一体化发展。其中,深圳湾口岸已于2007年7月1日建成通车,沿江高速公路于 2007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建成通车。对于拟建的莲塘公路口岸及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将是深港跨界货运交通“东进东出”的主要通关口岸及通 道,2006年11月,经国务院港澳办批准开展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现已完成,正在开展详细规划设计阶段工作,东部过境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完成工程可行性研 究。作为连接深圳与中山、江门、珠海等粤西地区交通的机荷高速公路跨珠江通道已经完成前期规划研究,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拟建中的博深高速公路与盐排 高速公路相接,主要承担深圳与东莞、惠州的交通联系,也是盐田港的主要集疏运通道,目前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在建的盐坝高速公路C段主要承担深圳与惠菅?amp;nbsp;海地区的交通联系,于2006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2008年10月建成通车。
  推动深港两地机场更紧密合作
  在继续巩固宝安机场作为国际机场、国内干线机场、航空货运及快件集散中心的地位的基础上,加强深港两地机场合作,与其共同发展成为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连接深港两地机场的轨道连接线,充分利用香港及深圳的航线资源。2007年12月,两地政府共同成立了“港深机场合作联合专责小组”,目前正在合作开展前期规划研究。加强与机场衔接的轨道、道路等集疏运系统建设,将极大地提高机场辐射能力,强化机场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改善通关环境和跨界交通
  为了加强口岸管理,缩短通关时间,将进一步完善罗湖口岸和福田地铁口岸,结合广深港客运专线建设新深圳站和福田站铁路口岸,并结合深港机场连接线建设机场站和前海站铁路口岸。此外,今后将新建莲塘口岸,调整公路口岸分工,形成深港跨界公路交通“西进西出、中进中出、东进东出”的总体格局。结合邮轮母港建设,改造完善蛇口口岸;结合机场扩建,建设新机场水运口岸;结合东部地区旅游发展,适时启用和建设大梅沙、西涌和南澳水运口岸。结合机场扩建工程,完善机场航空口岸;结合深港机场连接线建设,在前海站建设城市航站楼,使前海站具备航空口岸功能。 
  将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融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圳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研究》专题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是在深圳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始的前期准备,主要是为深圳市总体规划的防灾规划修编提供技术依据和智力支持,调控城市的活动,减少危险,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深圳市目前不具备发生5级地震的构造背景,能够达到和超过地震烈度6度的可能性较小,但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小震叠加导致地面破坏增强的可能性。
  对罗湖、盐田和龙岗中部一带的城市开发建设提出加强地质条件评价的要求,适当加强建筑的抗震等级。在城市建设扩展中,要充分注意对建成区的边缘地带滑坡的防范。用地条件不好,应考虑降低开发强度。
  根据深圳的现状城市形态,规划将体现组团式布局的特点,通过划分防灾组团的方式,可以将城区大致按街道辖区或自然地物划分为23至30个防灾组团。采取组团式布局将为阻隔火灾蔓延、实施疫病隔离、组织疏散救援、进行安全管理等防灾救灾行动创造良好条件。防灾组团以较大的自然景物作为分隔,如大片 绿地、公园、水面和城市主干道等。防灾街区以城市主次干道和绿化带为分隔,防灾小区以城市支路为分隔。
  在深圳城市防灾减灾的措施中,“研究”建议从保证安全的角度考虑控制城市人口密度,降低开发建设强度。居住区人口密度应不超过4万人/平方公里,建筑密度不高于25%。